新质生产力——“2023年度十大流行语”首位词,对浙江来说,也是一条新赛道。
今年3月底,在国新办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浙江提出着力四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分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数字化的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提升对外开放的能级。
作为全省高能级产业大平台,身兼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综保区等“金字招牌”于一体,钱塘新区这个全省首屈一指的省级新区,将这四方面着力点浓缩于一身,更有优势集中各方资源,在不断培育新动能、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中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或许也是省委省政府如此寄予厚望的因素之一。
与既有优势资源深层次地融合,进而推动产业体系的系统性重塑。钱塘,是有望在这一新赛道实现全省层面弯道超车的。
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再加上产业新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能不能呈现“新新”向荣的效果?重点是如何把握“新”字,怎么样打造起新动能新优势,最终让“钱塘智造”实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
钱塘拥有全省规模最大高教园区科教资源,集聚了14所高校和25万师生。这也代表着,在531.7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蕴藏着大量科技成果,它们也是这片创业沃土独有的“富矿”。
但专利从理论向生产转化还有不少距离——从企业角度看,核心机密不愿对外透露;从高校角度看,科技成果偏重学术,与市场不够紧密。
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更多创新性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富矿”提炼“真金”,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钱塘集成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区内外高校资源和市场化机构,打造1个产学研联盟、6个高校技术转移中心、X个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构建起“1+6+X”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政府背书,构建安心合作的博企互信机制。”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钱塘中心主任王伟满说,目前中心已集成技术转移机构10家,入驻技术经纪人45名,走访对接企业1800余次。
“要不是有技术经纪人,我们的风机叶轮新技术还卡在那儿,会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发展。”杭州宏德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红旗说,技术经纪人找到了专家的科技成果,终于让新技术有了进展。
时间回到2023年6月,技术经纪人张凤伟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在研发风机叶轮新技术时遇到“难点”,便留心上了。仅仅2天时间,他便在高校中找到了相匹配的科技成果。
“我们发现浙江理工大学有一位专家在风机领域不仅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张凤伟说,双方一拍即合,不仅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加速了产品研制进程,专家的研究成果也有了应用场景。
杭州宏德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理工大学的“双向奔赴”,是钱塘科学城与大学城持续深化“双城合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案例之一。
今年年初,钱塘召开区内高校负责人创新座谈会,双方达成共识,全力打造环大学城创新圈,推动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由“城”到“圈”的探索,也代表着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通道将更加宽广。
比如,在近日公布的《2023浙江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报告中,钱塘位居全省第一梯队:构建“1+6+N”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成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综合体、引导全区86个创新产业园积极引进转化项目;连续6年推进“博士入企”活动,全年与高校相关的技术交易额达到6亿元……
眼下,杭州正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在这条攀登之路上,集聚10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余个高能级科研平台的钱塘提出的目标是“先行区”。
高点站位,全局谋划,全域推进,将带来“全面开花”。尝到“双城合璧”“产教融合”的甜头后,钱塘势必将继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科技成果的确权转化上不断探索深化,让高校的科研成果加快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钱塘还将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值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科创、人才、金融等增值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成金”。
作为省市产业高地,钱塘坚持产业立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打造“车药芯化航”五大主导优势产业,以“链长+链主”高效协同增强产业链韧性,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跑出加速度。
拿“药”来说,已建“港”5年的杭州医药港,集聚了近1500家生物医药企业,默沙东、雅培等全球十大药企巨头中有七家落户此地。去年,杭州医药港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500亿元,产值占杭州全市半壁江山。眼下,“中国医药港”已启动建设,将推动杭州生物医药产业跃迁,打造城市产业新名片。
集成电路跻身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成功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时至今日,钱塘产业集群的首位度快速提升。2023年,钱塘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规模全省第四,稳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提高33.7%,连续6个月保持全市第一。其中,制造业投资总量跃居全省第一。
产业链由众多相关企业所组成,链就是产业的“筋骨”,由一些关键节点相连,对于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质量很重要。想要强健产业的“筋骨”,除了要筑牢发展“底座”,还要补链强链,不断的提高产业的整体价值增量。
目光转向“专精特新”——它们是增强经济韧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主体,也是激发创新活力、完善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助推更多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4月18日,钱塘启动专精特新专项行动,在园区建设、企业激励、知识产权、基金担保等方面推出一揽子政策。
园区是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主阵地。钱塘聚焦园区提质升级,启动实施产业要素集聚、科技提能造峰等五大行动。其中,在产业要素集聚行动中,重点聚焦智能汽车及智能装备智造、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统筹谋划“一园一特色”,鼓励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培育,比如,每增加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园区运营团队最高10万元的奖励。
在企业激励方面,钱塘一连添了“三把火”,推出更加精细的举措。比如在政策扶持上,对首次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省级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将分别给予2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在知识产权上,钱塘为专精特新企业献上服务“大礼包”,包含知识产权体检、投资机构专场对接、专利快速预审通道等八项服务;在基金担保上,2024年钱塘区级产业基金规模将突破330亿元,优先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计划到2026年,将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鲜明、服务优质的创新产业园培育机制。累计培育规上(限上)企业800家、国高新企业800家、专精特新企业130家,园区平均税收达到70万元/亩、主导产业集聚达到70%(含产业链相关企业)。”目标已定,钱塘产业生态圈建设将迎来新的曙光。
走进中策橡胶5G+智慧轮胎工厂,半制品工序、成型工序、硫化工序、检验工序等生产环节仅有寥寥数人,取而代之的是智能AGV小车、智能立库、智能输送线、自动分拣堆垛等自动化系统(机器),这些灵敏智能的“大家伙”正有条不紊地对橡胶原料施以各道工序,最终成品封箱,销往五湖四海。
这是钱塘培育建设“未来工厂”,引领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生动场景之一。
“未来工厂”是对新质生产力的一种诠释。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这个目标,要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新产业为主导。
产业结构转型,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大着力点。怎么转型?近年来,钱塘深耕“数字化”试验田,全方面实施数字化的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聚焦本区产业特色,鼓励一些标杆企业向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方向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本区数字化的经济发展培育更加强劲的发展势能。截至目前,钱塘未来工厂数量全市第一,数字化的经济综合评价全省第四,规上工业公司数字化覆盖率全省第五。
在主导产业加“数”蝶变的同时,钱塘还抢先布局合成生物、元宇宙、智能网联车、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比如,合成生物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被誉为“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长三角乃至全国都在“跑马圈地”,力图积累先发优势。
去年,钱塘落地杭州首个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与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医用合成生物学中心、浙大合成生物制药技术平台等4家科研平台合作签约,推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持”全过程的合成生物创新链。
目前,钱塘在上游工具层已落地全球领先的高通量DNA合成技术先发企业联川生物,中游平台层代表恩和生物发展迅速,下游应用层及基因诊断方面还有九源基因、嘉因生物等一大批相关企业。全区已集聚杭州约60%的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合成生物全国50强公司数占全省三分之二,正朝着合成生物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不断攀登。
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今年,我们将建设建强合成生物学产业园区、元宇宙新天地、全市智能网联创新中心、钱塘低空智谷研究院,积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未来产业开花结果,形成新的发展增长极。”钱塘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新”向荣,未来可期。在这片被寄予殷切希望的沃土之上,钱塘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必将铿锵有力、稳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