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视曝光的国产巡航导弹发动机的数字化柔性生产线,令人震撼的是整条生产线无需人工干预,各种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无人物料运输车、智能化立体库房等设备在忙碌地运作。据报道这个导弹发动机可以月产超万台,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导弹的年产量将超过12万枚。
这还是很复杂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我们大家可以想象以如果生产远程火箭弹或弹道导弹的发动机,年产量会有多么巨大。而且,以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动员能力,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产量将会“不可估量”。
尽管我们的军队战无不胜,但一直以来,的火力都比较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一个团级战斗队的火力强度都要超过我们一个军,这还不算美军掌握着制空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方部队的火力极其薄弱,大多数野战军都是轻步兵部队。别说机械化和摩托化了,甚至连骡马化部队都算不上。
当时的陆军分为北方和南方两种编制,北方野战部队的特点是重火力(强对于苏军还是轻),南方野战部队相比之下简直就是叫花子。
例如当时南方野战军的步兵团下属炮兵营的火力,以100毫米迫击炮和107毫米火箭炮为主。连122毫米榴弹炮都没有。而北方野战军步兵团的当家重火力是122毫米榴弹炮,100毫米反坦克炮,105毫米自行无后坐力炮,红箭-73反坦克导弹。
从90年代开始才真正地进入了摩托化时代,也就是步兵团的步兵可以乘坐卡车来机动,而不是用腿。炮兵开始拥有一些比较重型和射程远的火器。
近一百年来,从一支纯步兵的泥腿子军队逆袭成为机械化军队,地球上只有中国。“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治愈,从昙花一现的陆军“小二炮”,到远火共架弹道导弹的历史发展最为典型。
现在陆军终于有战役战术的常规弹道导弹,是与191式370毫米箱式远火共架发射的。在火力运用上,陆军已超越了美军M-270和海马斯火箭炮共架发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的水平。
在以前,所有常规弹道导弹都归属于二炮部队(现在是火箭军)。但陆军也曾经短暂使用国产常规战役战术弹道导弹,这个事情还经过了一些曲折和反复。
在1997年,原和分别组建了一个常规弹道导弹旅,被称为称“小二炮”。共装备几十套近程的东风-11战术弹道导弹。
当时陆军“小二炮”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战役首次密集火力突击,以及后续密集火力突击(这是正规的军事术语,在作战条令上可以查到)。当时还准备在陆军“小二炮”装备东风-12弹道导弹,技术性能不亚于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
后来,因为装备论证和采购、人才储备和培养、后勤保障、武器保养等等的诸多原因,“小二炮”水土不服,跟陆军传统的远程炮兵体系不配套,所有装备体系全都需要另起炉灶,再加上“小二炮”的建设经费也不足,于是在2010年整建制转隶给了二炮部队。
一个重要原因,是我陆军对超出本级部队侦察距离的武器,一向不感兴趣,这也是大国陆军的共识。正规军队都明白,炮兵的射程够用就好,军迷则喜欢纠结火炮的远射程。只有火力打击体系不完整的小国家,才才喜欢射程几百公里的火箭炮。譬如北非和中东国家,他们都是把中国的远程火箭炮当成战略武器看待。
在过去,我军一个步兵师的侦察范围只有四五十公里,极限侦察只有七八十公里,实际打击纵深只有20公里。根据我军合同战役战术原则,“队属炮兵应打击本级任务内的全纵深”,也就是说,集团军的任务纵深应到敌第一梯队师,步兵师的任务纵深应达到敌第一梯队旅(团),步兵团的任务纵深达到敌第一梯队营。
在过去,火力不足恐惧症体现在我们军队的各个战斗细节里。尽管部队平时有弹药携带量的详细规定,但在战时都会超标携带。只要战士们能背得动,都会尽量多带一些弹药。例如这张照片,79年对越反击战时,一个40火箭筒射手竟然背了6发火箭弹和发射药管(白色的那个)。
一般来说,40火箭筒是以两人战斗小组编配的,一名射手携带火箭筒发射具,以及瞄准镜和备件。另一名副射手携带步枪和3枚火箭弹,及相应的发射药管。图中这名射手自己就背了6发火箭弹,那么他的副射手至少也应该背负6枚火箭弹。这火力简直太强大了。
一般来说,我军的步兵团主要作战纵深在8公里以内,早期的团属100毫米迫击炮和107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都不超过8公里,普遍在团级配备96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或122毫米车载榴弹炮,其最大射程也仅为15公里,常用交战距离在8~10公里左右。
我军步兵师的主要作战纵深在15~20公里,师属的身管火炮通常为66式152毫米加榴炮,最大射程也就17公里,师属火箭炮大多是81式122毫米火箭炮,最大射程20公里,可完全满足步兵师作战的纵深火力支援。
我国仿制苏式122毫米40管火箭炮,经常使用射程20公里的标准弹,而增程型的40公里弹虽然研制较早,但始终未能装备,直到本世纪初,大约2005年,我军才将122毫米40公里火箭炮装备到部队,根本原因是新世纪以后我们步兵师的火力打击范围超过了20公里。
在上世纪末,我国对陆军集团军的火力纵深要求只有70公里,所以我军为集团军炮兵旅和远程火箭炮旅配备了射程70公里的300毫米远程火箭炮,同时配备侦察航程150公里、作战半径70公里的ANS-206无人侦察机,以便实施70公里内的火力打击。
那时候,集团军对于更远的目标侦察,需要借助其他军兵种的力量,例如军事航天、空军的空天侦察。因此二三十年前的集团军对射程500公里的弹道导弹也没有啥兴趣。
由于在建设超远程火力打击方面经历过一系列挫折,所以陆军对到底能否装备战术弹道导弹很纠结。
在陆军部队里,越是重型的部队,对昂贵的战术弹道导弹的依赖越低。以伊拉克战争为例,在整个21天的地面战斗中,美军第三机步师的M270火箭炮只射了6枚陆军战术导弹。而第101空中突击师,则射了100枚陆军战术导弹。
主要原因是重型部队的火力配置齐全,衔接紧密,打击手段多样。而轻型部队的基层火力较弱,更依赖上级加强的远程火力支援。我们目前也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重型旅在进行突击的时候,反而对集团军炮兵旅的远程火箭炮依赖少,中型和轻型旅更需要精确制导远火的支援。
对于怎么样发展陆军战术弹道导弹,我们曾经争议了很久。有的觉得应在集团军的火力旅配备独立的战术弹道导弹分队,有的觉得应学美军研制与远程火箭炮共架发射的战术弹道导弹,还有的觉得应学俄军组建陆军直属的战术弹道导弹旅。
不过,像俄军那样在陆军编制直属的战术导弹旅,似乎架构太繁琐。而且俄军战术导弹旅的规模不足火箭军导弹旅的一半。
俄罗斯目前有13个陆军战术导弹旅。最新的导弹旅是去年在卡累利阿组建的,用于威慑北欧地区。
俄军的战术导弹旅的规模,比中国火箭军常规导弹的规模小得多。一个“伊斯坎德尔M”导弹旅,只下辖3个导弹营(不足的一半),每个营下辖有2个导弹连,一个导弹连配2辆发射车,全营一共就4辆发射车(而导弹连是3辆发射车),每个导弹营还配有8枚备用导弹,可进行两轮导弹齐射。
这样看,俄军的一个战术导弹旅拥有12辆导弹发射车,一共配备48枚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可以在一小时内进行4轮各12枚的导弹齐射。除了射程500公里的伊斯坎德尔弹9M723弹道导弹,陆军导弹旅还能发射9M728陆基巡航导弹,射程高达1500公里。
从新世纪以来至今,俄罗斯一共生产了3000枚以上的“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在两年多的俄乌战争中,消耗了2000多枚。
俄乌战争爆发初期,俄罗斯发射“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弹道导弹的手笔非常大,甚至炸一辆乌军的“山毛榉”防空导弹发射车,也要动用“伊斯坎德尔M”,几个月以后就入不敷出了,因此在近一年的战场上,“伊斯坎德尔M”只用来打击高价值目标。
美国则是采取了将战术弹道导弹与远程火箭炮共架发射的方式。美军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是一款典型的近程弹道导弹,采用标准的抛物线弹道,其弹道顶点高度为50至65公里,打击距离能够达到300公里。可以与M270履带式火箭炮和M142“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共架发射。
目前美国正在与中国争夺远程火箭炮老大的位置。美国已经成功测试了新型PrSM远程精确打击导弹,该导弹开始小规模服役部署,将取代ATACMS陆军战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PrSM远程精确打击导弹射程为500公里,未来改进型的PrSM最大射程将超过1000公里。
这是美国在远程火箭炮领域能够匹敌中国新一代370毫米远火和共架发射750毫米陆军战术导弹的产品,PrSM导弹射程达到了500公里以上,而且弹体明显小型化,“海马斯”火箭炮的发射车可以容纳两枚,弥补了从前只能安装一枚ATACMS战术导弹的遗憾。
不过,PrSM导弹过于追求小型化,弹体直径仅有432毫米,比中国的750毫米“火龙480A”和600毫米的大口径制导火箭弹要小得多,但是PrSM导弹最大射程却要求超过500公里。这就只能从压缩战斗部上下功夫了,PrSM导弹的战斗部还不到150公斤。
到了前几年,370毫米精确制导远程火箭炮服役。PCH-191式火箭炮配备两款不同口径火箭弹,分别为300毫米与370毫米口径远程火箭弹。其中300毫米的远程火箭弹的最大射程可超过150公里,370毫米的远程火箭弹的最大射程可能为300公里。这时候陆军才没了争论,因为制导火箭弹打得实在是太准了,齐射火力十分威猛,真理说服能力特别强,且价格便宜量又足,陆军集团军非常满意。
但是,陆军对于远程火力的痴迷是无法治愈的。有了射程150公里的370毫米远程火箭弹,那么,更远的火力是否也可优先考虑一下?
于是,就顺势出现了750毫米的大口径制导火箭弹,射程有500公里左右,实际上这就是一枚近程弹道导弹。
750毫米远程弹的主要性能甚至超过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系统。从演示视频看,这种战术导弹可使用空炸的爆破型单弹头,以及子母弹和多种特种战斗部,再加上捷联惯导+北斗卫星导航辅助的精确制导,可拿来精确打击敌方的重要点目标。
中国研制的射程500公里的750毫米大口径制导火箭弹,采用了全程制导,其制导系统可随时纠正弹道飞行的偏差。能够使用复杂弹道,或全程大气层内飞行,或进行近似滑翔的纵向弹道机动,让敌方防空系统难以拦截。这些性能已经与世界最先进的战术弹道导弹没有一点区别。小国军队买了去,通常是要拿来当“大杀器”战略武器使用的。只是我们中国很谦虚,还称之为“大口径远程火箭弹”。
这种共架发射能力是当今远程火箭炮发展的重要趋势,远程火箭炮不再是单一发射同口径火箭弹的武器,还可集成发射不同口径的火箭弹和导弹,极大提升远火的打击威力和火力灵活性。
集团军的炮兵旅将能同时兼顾70公里~5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目标。这时候,的“火力不足恐惧症”该治愈了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