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依托创新技术,实现对低值可回收物全品类高效处理。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供图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介绍厦门市“无废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实现整个城市固态废料产生量最小、充分资源化利用、全面安全处置。而在“双碳”背景下,厦门市“无废城市”建设,正不断刷新着进度条。
随着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在厦投产,厦门市在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领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厦门模式”,成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无废细胞”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近年来,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截至今年10月,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住建部全国垃圾分类历次考评中连续21个季度名列第一。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参与率超97%,准确率超85%。这背后,由政府主导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督导考评,从源头推进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全面回收功不可没。
“厦门市凝聚多方合力,逐渐完备分类回收长效机制。”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称,厦门市实行周调度、月例会、现场协调会,完善暗访督查、第三方考评、专业考评等机制,建立常态化督导考评机制。此外,还构建起生活垃圾分类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对垃圾分类所有的环节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执法,通过媒体及时曝光典型执法案例,扩大执法影响力。同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数字监管系统建设,通过智能视频、GPS定位等措施,对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实现全过程监管。
该示范项目的落地,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厦门市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工作方案》,出台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处理补贴办法……”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厦门市还成立国企与民企合作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建立政府主导、国企负责、民企经营工作机制,提供用地、保障资金、理顺机制,全面支持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明确低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细化要求,保障低值可回收物源头分类、准确回收。
每天,小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投放,环卫企业定时定点分类直运至分拣中心,之后由专业公司进行集中分选利用……从分类到收运,再到再生处置,各环节规范开展、高效协同,让低值可回收物最大限度变废为宝——这正是全链条分类回收的作用所在。
低值可回收物虽属垃圾,但却是宝贵的资源。近年来,厦门市不断深化全链条治理优化,构建起覆盖前、中、后端的一体化运行体系,保证低值可回收物高效回收利用。
“为确保前端有效分类,厦门市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广《厦门市生活垃圾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指导目录》的分类方法,充分调动各环节相关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如今,厦门市各个垃圾投放点均增加“可回收物”垃圾桶,设置三级“督导员”,每个垃圾投放点至少设置一名垃圾督导员引导社区居民精准分类。
在中端环节,厦门市采用“定点收集、桶车对接、公交化运输”的错峰直运模式,避免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目前,厦门市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共配备39辆直运车、设置47条线个转运点,由各社区收集后直接运输至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集中处理。“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可以实时统计分析运输车辆的种类、类别、来源数据,覆盖全流程,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分类可溯,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末端高效利用,更讲究“精准化”。“经过有效分选和处理,纸、塑、金属等复合材料可以分开利用。其中塑料占比约60%,是回收利用的重点。”分拣中心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回收方式包括物理循环回收、化学回收利用两种方式。其中,物理循环回收主要是通过压缩打包,形成可再生塑料,销往塑料再生加工厂。还有部分直接清洗、破碎后变为塑料颗粒或片材,销往下游塑料改性企业。化学回收利用则是销往石化等行业公司进行废塑料化学利用,实现再生循环。
外卖餐盒、奶茶杯、泡面桶、快递包装盒……在每秒3米的高速传送带上,这些低值可回收物被自动识别、分拣,分选处置全过程物料不落地。
目前,厦门市依托创新技术,实现对低值可回收物全品类高效处理。“分拣中心以一条分选线作为示范线,实现低值可回收物每小时5吨、每年3万吨的处置能力。”中心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在分选示范线上,分散、混杂的多种类低值可回收物被自动化、智能化分选。
智能高效的前提,是更科学细致的分类。低值可回收物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覆盖品种多、物理形态多样、化学性能各异。基于下游再生资源市场需求,分拣中心将低值可回收物分为15个细分品类。这些物料在分拣中心进行分类压缩、打包后,形成可再生资源,销售、运送至协同加工利用企业循环利用。
高质量智能分选是怎么样才能做到的?科技力量是关键。据了解,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采用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分选工艺架构,基于视觉感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AI智能、近红外飞光扫描等智能分选技术,实现分选准确率95%以上。
“现行生产方式能灵活应对前端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入料量波动情况下的复杂工况,满足下游市场动态需求。”该负责这个的人说,2022年12月正式投产以来,厦门低值可回收分拣中心实现连续、稳定、安全运作超过11个月,并于2023年4月提前达产,目前已进入扩产规划阶段。(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陈智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